建科园林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景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融合策略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4-12-4 8:50:19 来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推动生态旅游的建设,最终目的是推动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规划重点并不是完全重建,而是要在对原有自然景观特色尽力保留的前提下融合地域特色文化进行优化升级。要使本地的不同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出来,可以通过就地取材、注重对文化特色深入发掘以及设置互动旅游娱乐项目等措施来实现。同时要以保护当地生态景观资源为采取措施的前提,推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和推广,使生态旅游得到全面的推进。

地域文化景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融合策略

       1、就地取材,体现地域特色
       要将地域文化景观充分融入生态旅游规划中,可以充分研究当地文化特征,就地取材。对于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要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仅进行室内的翻新,针对外围景观建筑不予变动,确保乡村整体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堆放在道路旁的麦秆,一定要做好提示牌设置的保护措施,使游客人身安全得到保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麦秆利用起来,可以修剪出一些美观的形状。道路旁的绿化带也可以通过不同外形树木的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对村落中的小路通过适当的设计也成为具有特色的景观。每个村镇可能会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差异,可以将其中不同的习俗和劳动场面通过墙绘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直观而特别的方式把当地的生活面貌展现给游客。田间种植的农作物也可以被充分利用,与其他的特色景观结合起来,形成观光园景致。并且可以提供自助采摘服务,游客们通过在这里自己动手采摘瓜果,享受更加多元化的综合体验,同时也使当地的生态旅游形成更加完整的体系。
       2、挖掘文化特色
       规划生态旅游不能局限于建筑景观,而且要重视对文化特色的挖掘,特别要结合当地的风俗,注重地域文化的推广,比如川剧、秦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而且有利于优秀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承,将本地的独特文化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要充分挖掘本地的人文景观,通过专业人员的演示,让游客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并且可以设置一些让游客参与互动的体验环节。旅游纪念品的管理也不能忽视,一定要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使游客产生将它们带回家并分享给别人的欲望,云南鲜花饼、杭州丝绸就是其中的部分典型代表。
       3、开设互动体验项目
       各地的旅游项目持续推陈出新,游客对于旅游景观和相关项目及服务也形成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享受到视觉美感,而且也想获得一定的参与感。对于生态旅游项目的设计,要注意结合地域的特色,让游客可以领略这种不同的特色生活,比如,结合乡村景观设计打靶、推磨等特色项目,让游客通过真切的参与行为,深刻感受地域风情。在规划景观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设置一些游乐设施,这些设施也同样应该具有本地景观的特色,否则就难以形成独特的吸引力。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景区里面设计一些适合亲子参与的项目,比如自己动手采摘水果蔬菜,由厨师使用这些食材做出可口的饭菜,让不同年龄的游客在这里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体验和快乐。也可设置一些针对小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孩子能够在这里释放精力,也让景观丰富了层次。
       4、加大对原有生态景观的保护力度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生态旅游项目规划中是大势所趋,要大力保护生态景观资源,不能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对河流林地等自然资源在进行充分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可是现实情况中却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为了建设停车场地而大肆毁坏耕地,不利于原本风貌的保持,同时也浪费了生态景观资源。要实现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就必须合理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花大力气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确保效果,要设置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的管理,同时要引导游客保护环境,规范行为,多方面努力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健康推进。另外,景点的餐饮商家要控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数量,使用更加环保的餐具,避免产生过多的白色垃圾,这就需要在商户中普及环保观念,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生态景观保护方面形成合力。

查看详情 + 上一条 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色彩的方法
查看详情 + 下一条 生态旅游规划中的文化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