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要点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5-7-24 8:52:46 来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对于城市公园来说,通过加强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不仅可以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不断修复,而且也可以将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到最佳,从而在整体上给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力的支持。下面浅谈一下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的要点: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要点

       1、注重生态恢复
       首先,完善城市绿化体系。基于城市建设角度,公园在内的绿化区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而且也可以使城市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其次,保护并扩大绿化面积。借助完善的生态格局,可以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这对于城市生态质量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以,应对公园中原有的自然植被予以大力保护,切实保障植物生长,并从公园实际情况出发,对绿化面积进行不断扩大。最后,恢复动植物群落。在这一方面,应紧密结合完善的食物链结构,对合适的动植物种进行选择,使公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到充分释放,给予生态平衡有力的支持。同时在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时,应紧密结合公园土壤水文情况,使植被类型得到不断丰富化,从而推动景观效果的稳步提升。
       2、注重公园和城市的良好互动
       要想将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提升上来,景观设计和城市的互动协调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公园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多层次性特点,不能与单纯的建筑小品等同在一起。所以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保证公园和周边的街区的高度协调性,而且在功能设施等方面,应确保高度的共享性,从而使公园的观赏性和使用性得到充分释放,进一步强化公园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景观规划方面,城市中利用效率较高的站台、道路等空间也要进行充分考虑,将其与公园景观紧密结合。
       3、加强城市公园植被设计
       因为公园中园林植物种类的集中化特点显著,所以在场地分析方面,应对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等比例予以高度关注,并且合理利用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在具体设计方面,应将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落实,凸显乡土树种的主体性地位,通常而言,借助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可以将地方风格充分展示出来,并且在抵抗灾难性气候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优势。同时,在植物的配置方面,应紧密融合乔木、灌木、藤本等,对自然植物群进行模拟,使人工植物群落的设置具有较高的层次性与结构性,保证园林中绿化景色的自然美感得到充分展现,而且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将单位面积的绿量提升上来,给予生态效益的提升有力的支持,满足改善环境的内在要求。
       4、注重交通动线设计
       为了将城市公园的设计效果提升上来,园内的人流动线也要予以充分考虑。借助合理的规划路线,可以为人们的尽情游玩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人群的通畅无阻,免受拥挤、堵塞情况的威胁。其中,对于公园的中心道路和园内环形主路,应向闭合的空间进行设置,防止死胡同的出现。同时在公园道路的划分方面,干路、支路和人行道为重要的组成。其中,对于干路车行道路,其距离的控制至少要高于4.5m,两侧加强人行和自行车道路的设置,为救护车或相关车辆的进出带来便捷,从而保证相关物品的及时配送。而对于支路宽度,最低控制在3m左右,最高为5m,人行道路3m最为合适。
       此外,如果某些城市绿地公园有着较大的服务半径,且在市级以上,在这类公园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车流动线的设置非常有必要,保证安全距离,同时使人们的游园体验感获得提升。

查看详情 + 上一条 产业园绿地景观设计中生态与艺术的共生
查看详情 + 下一条 乡村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关推荐】